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

11/30 徵求才藝表演 (或每月第4個週日) 到南橫的利稻社區 服務偏鄉

群馨慈善事業基金會 103.10 ~ 104.6 每月第四個週日(10/26   11/30   12/21  104年1/25   3/29   4/26   5/31   6/28 ) 將會在南橫上的利稻社區 服務偏鄉 舉辦8次的社區活動 ...
標題是<親子成長&幸福廚藝>社區成長營

群馨基金會預計此計畫的成效為:
1.透過親子共同參與活動,提供家庭共學的機會,增進親子關係。
2.辦理各項才藝活動,提供社區民眾學習的機會,提昇產業附加價值,改善生活品質。
3.經由實作體驗,有效增進社區民眾與學生對於才藝之認識,促進人與人的互動交流。
4.走入社區推展才藝活動,扶助弱勢家庭強化其社會競爭力。
 5.結合在地資源,利用各項技藝傳承課程,扶助地方產業,改善家庭經濟。

 10/26 第一次的主題是: 親子講座<認識孩子的內在需求與動力> & 廚藝活動<番茄醬、高麗菜泡菜製作>

目前廚藝活動的部份已聘請專業講師固定於每個月都會去教導廚藝或手工藝品等  而講座主題目前還沒有固定 (現僅提供參考主題如下下頁面 或 參考10/26 活動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i6DjyRu6A )



我們希望開放對主題專講有專業的人士 只要你覺得你的專業或才藝 是可以提供的 (10/26是由國隆老師 提供魔術表演  & 池上萬安國小同學 提供吹笛子的專長 )  我們會安排池上~利稻社區的交通車接送.  時間足夠的話 當天也會一起到霧鹿國小 等處 附近走走看看. 

 如果你是遠程地方來到池上 也想在池上多住1.2晚 ~ 在池上郷骑腳踏車慢活旅行一下 我們可以免費提供簡單的房間住宿 ( 男生一大房間可睡6人 女生一小房間可睡4人 )  

期待~ 您將會有一個非常好玩又有意義的台東之行  (目前已有1位女士預約 11/28週五要從台北出發 住池上 ~ 12/1 週一才離開.她要帶到利稻社區的才藝是獨唱 ) 



有關細節或詳情 都歡迎您專線洽詢:0982-104807 蔡雪莉  或 寫信bookhouse222@gmail.com  提前預約與安排 (尤其北部的朋友 火車站我們得在出發前2週購買) ~



                 
PS.  有關<利稻部落>:  位於南橫公路台20線省道175.5公里 處,海拔1068公尺 處的一處群山環繞的河階台地上,是台東線海端鄉內最高海拔的社區,居民以布農族原住民為主及一部分遷入的平地人;其主要產業仍以高山蔬菜等農作物為主,製茶業也是這裡的產業特色之一,由於這裡有獨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觀等觀光資源,因此,這裡也有幾家民宿可供居住,所以 利稻也是南橫公路旅遊線中的一處重要的休憩據點。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群馨基金會舉辦 偏鄉利稻村的<家長成長營>

  


在偶然機緣下,財團法人群馨慈善事業基金會蔡董事長來到霧鹿村參加一年一度的射耳祭活­動,而認識了霧鹿國小吳耀仁校長 在與吳校長談話過程中 了解到偏遠山區對於家庭教育與產業的昇級,有著殷切的期盼,所以希望引進社會力量的協­助,使得家庭功能得以彰顯,提高地方產業的附加價值,因而促成此系列活動共8次 每個月的第四週日下午3個小時 在海端鄉的利稻社區發展協會 協辦此家長成長課程,期許協助偏遠鄉社區居民自我成長,建立良好家庭關係。


    話說幸福廚房的課授邱老師 住在花蓮 買了一早8:27火車票 先來到池上 再和基金會的周國隆老師會合後一起開車前往利稻村 因南橫路上易有山崩 每60分鐘就必須管制車輛只能通行10分鐘 又加上第一次到來到此社區 一時找不到地方 還連電話都收訊不好 一直的失連..  活動於13:30 就要開始 卻發現出席人數少之又少 臨時趕快請利稻社區發展協會古志明理事長 協助廣播~ 有精彩的魔術及才藝表演及主題分享 廚藝教學.. 才喚醒已經報名的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出席... 在充實及熱鬧快樂的氣氛中 讓每個山區的家長及孩子感受到溫暖 來結束第一場的活動!

   一行的工作人員收拾及清潔好器材等 再回到池上也已經快19:00 春連老師還要搭19:56火車回到花蓮... 啊! 一個3小時活動 整整是忙了一整天 早出晚歸 但一想到能帶給山區的孩子幸福及滿足感 也就值得了 ~ 期待 更多有專長或才藝的人士 可以預約下次11/30週日 能和我們一起去提供你的資源!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支援 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社區成長課程>

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社區成長課程>計畫
計畫緣起~ 在偶然機緣下,財團法人群馨慈善事業基金會蔡董事長來到霧鹿村參加一年一度的射耳祭活動,與地方人士洽談過程中,深深了解到偏遠山區對於家庭教育的提昇與產業的昇級,有著殷殷期盼,希望引進社會力量的協助,使得家庭功能得以彰顯,提高地方產業的附加價值,因而促成社區家長成長課程的開辦,期許在基金會的引導之下,協助偏遠鄉社區居民自我成長,建立良好家庭關係。
現況分析~ 本村位於南橫公路176K處,海拔1250公尺,行政位屬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村中絕大多數為原住民布農族子弟。本村位處南橫公路特偏山區,距離臺東市約二小時車程,山區居民交通不便,謀生不易,學校有一半家庭為中低收入戶家境經濟困難,居民大都打零工或務農維生,家庭收入極不穩定。學校及社區存在著城鄉差距,援引John Rawls(羅爾斯)的正義論之差異原則,應利用教育及經濟扶助方式,積極縮短城鄉差距,而「差異」的方式,就是利用環境營造的方式,提供良好的教學以及學習環境,引進優質教學方式,改善社區民眾觀念,發展多項技藝學習活動,以期能建立自我成長動機,提昇社區產業未來競爭力,改善社區民眾經濟型態,提昇產業附加價值,進而促進家庭功能之健全。由於本村地處偏遠山區,引進教學資源有限,過去曾有關山鎮農會在村中辦理家政班研習課程,成效良好頗受好評,近年來因農會政策改變,不再辦理相關研習課程,社區民眾甚感可惜,屢次透過各種集會活動反應,皆未有任何補助。因此在蔡董事長的指示之下,希望基金會讓社區民眾的願望能夠實現,期許改善偏遠山區弱勢現況,以提升居民之生活品質。
實施目的~ 一、走入社區推展才藝活動,扶助弱勢家庭強化其社會競爭力。  二、結合在地資源,利用各項技藝傳承課程,扶助地方產業,改善家庭經濟。 三、經由實作體驗活動,有效增進社區民眾、學生及家長對於才藝活動之認識並促進親子互動交流。 四、透過此次的才藝活動,提供社區民眾學習的機會與場所,提昇產業附加價值,改善生活品質。 五、透過社區的場地資源協助,讓孩子也有間接參與活動的喜悅,提供家庭共學的機會,增進良好的親子關係。
預期成效~ 1.透過親子共同參與活動,提供家庭共學的機會,增進親子關係。2.辦理各項才藝活動,提供社區民眾學習的機會與場所,提昇產業附加價值,改善生活品質。3.經由實作體驗活動,有效增進社區民眾與學生對於才藝活動之認識,並促進親子互動交流。4.走入社區推展才藝活動,扶助弱勢家庭強化其社會競爭力。 5.結合在地資源,利用各項技藝傳承課程,扶助地方產業,改善家庭經濟。
連絡窗口~ 基金會:周國隆0987-941999 或 池上書屋089-861598 /  利稻村: 邱主任 0912-140131 或 黃老師0972-169246
活動內容~ 一個月一次. 共8次


第一場將於10/26 (週日)下午1:30登場  海報文宣如下~


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台北市愛心行善會>拜訪池上書屋

10月15日這天 除了晚上我們舉辦生態教育之外 由台北出發的一群愛心團體坐遊覽車20多人也特來花東做善事而來到池上書屋拜訪 ~ 這支團體是<台北市愛心行善會> 此社團是創會會長蕭金詩發起 原本在警界服務的蕭會長,因平日就熱心行善 於退休後就成立該會~號召一群有愛心及熱心的人士共同組織的行善社團,呼籲每人每天只要捐出10元,一年捐3600元做為募集行善基金之用,目前已有兩.三百位會員,是自82年成立以來,二十多年來一直默默付出,行善關懷社會各角落弱勢族群,巡迴發放到全國各鄉鎮救助清寒人家和低收入獨居老人,而且都由會員們親自下鄉進行發放作業,並提供關懷慰問。會長表示希望能藉由關懷活動溫暖弱勢者的心,給他們幸福快樂,幫助他們建立信心、擁有人生的希望。
http://www.bethesda.org.tw/index.php/news/267-lovact102

<台北市愛心行善會>於102年曾辦活動<送愛到花蓮>,包括畢士教養院、黎明教養院等11個社福機構、2戶弱勢家庭以及5在學學生受惠,副縣長蔡運煌也到場觀禮見證。
  愛心行善會二十年來關懷行善的腳步跑過全省各個角落~把愛心散播,持續關懷弱勢家庭以及低收入戶,組團深入了解一般社會實際困難狀況,把資源用在實際關懷的對象! 


此趟台東的參訪之行 讓我們很感動也是很特別的是~會員平均年齡應該是70歲。看到這群銀髮族,不辭辛勞地一起下鄉散播愛心,臉上洋溢著快樂助人的神情,令許多地方人士感佩不已。這種聚沙成塔,募集愛心捐款,行善國內外的團體真值得我們學習及鼓勵。他們並不是財團,所有捐款都是會員點點滴滴累積來的。」會員們年輕時打拚,青春不留白,退休後,努力做善事、行公益,愈做愈高興,真的非常有意義。


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阿婆婆的生態教育分享

10/15週三 池上書屋特邀阿婆婆來分享這場次<生態教育>主題 ~ 這是我們第一次選在非假日晚上辦的活動 ..  是希望透過在地社區的資源 來與社區的家庭做分享~ 阿婆婆講求自然健康主義的「養生米食」,在親手烹調營養又美味的食物(特別是糙米米漿 濃郁香甜..堪稱人間飲品)也自然中帶入生態教育 看得出來在池上生活數十年的阿婆婆 很感念小時的那種傳統家庭生活的美好 賦予了她全新的生命 婆婆很瞭解人情世故也善良 知解人心.讓出席者在聆聽著自然生態聲音.都能從笑容中散發合諧尊重的氣習 .共築生態理念.分享自然生命的喜悅.尤其是對年輕的孩子 總是細心的分享她在生活中與生態的互動.找回自然的生命理念.確實受用無盡的智慧與資源.從這種很自然的生態倫理的教育.讓孩子自然散發真誠快樂的氣質.生命中就能擁有發自內心更自然的快樂與感恩.過的更有智慧及和諧的生活!
   
  尤其是說到池上豐收信息的典故.也都能讓現場每個人心中無形中傳承了節氣的生態觀.再透過她的共食生態餐飲.更能體會自然中的合諧.未來當我們不管處在任何的處所.皆能體會能源自然互惠的現象.我們也可像農夫一樣擁有合諧感恩的生命理念.從孩子的笑容及傾聽中.也讓我感受到未來的希望及平安幸福都共同生存在同一個目然界裡! 而將自然界中平衡互惠的生態理念.落實在生活及飲食中.更容易讓大家去瞭解自然生態與生命互動的關係及文化的根源.


  這次阿婆婆的分享~ 讓我們感受到阿婆婆的用心 是把她一生在池上的成長及智慧 融合在日常生活之中~  讓孩子在最自然的生活中,用純真的愛來與自然對話,這種透過餐桌飲食的結合方式來與生態理念互動,分享最自然與原始的家庭快樂... 讓與會者都有著最幸福的美好回憶!







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

10/15(週三)晚間 生態教育分享

10/15(週三)18:30 生態教育分享


分享人:
阿婆婆米食館 黃錦美老師

有關生態教育: 陽光、空氣、淨水這三項美好的自然條件~ 蘊育了池上米成為台東這塊樂土上的寶物。此美好食材,製作出懷念手藝的好味道;牆上的幅彩繪代表的米的由來,有著土地的養份、水的滋潤與陽光的照耀,米就會不斷的有好循環..讓年輕孩子從生活中細心的去瞭解與生態的互動性.找回最自然的生命理念.

~ ~ 歡迎大家一起來與阿婆婆互動交流 共同討論生態教育  ~ ~